這次和你分享在療癒自我的同時,一起去看見孩童時期的自己,其實一直都存在於自己的內心當中,有時會出現在言語、行為、甚至是記憶與情緒裡,如果想要好好發揮心靈療癒的功用,看看自己的內在小孩,是否有什麼訊息要告訴你。
內在小孩(Inner Child)初次了解
「內在小孩」是我從2019年上希塔療癒時所知道的,後來進一步了解到內在小孩(Inner Child)的概念由心理學家榮格(Carl Jung)提出。每個人長大後內心仍有童年的部分保留著,包含仍出現像當時童年般有的情緒,以及童年時所塑造的人格,而這些部分長大後逐漸會影響外在的行為與發生。
每個人的內在小孩皆不同,但都需要被療癒和被聽見
雖然每個人的童年不一樣,難免會經歷過膽怯、失望沮喪、不受肯定、不安全感等,現在回想起你的童年時期,當下的浮現的心情是什麼呢?有過去的回憶出現嗎?大多是開心還是難過的?

與內在小孩持續不間斷的對話,每週或每月一次的時間,記錄下他想對你說什麼?依照直覺記錄下這些感覺,寫下發生的事,包含誰與自己的對話,接著改寫它 ; 如果換做自己是內在小孩的主人,我會跟內在小孩說些什麼?也可以在冥想時,試著閉上眼睛,單純的去想像與連結自己的內在小孩,與他開啟一段安全的對話,告訴內在小孩,現在你會學著去保護並聽見他。花點時間與耐心陪你的內在小孩玩耍,自由地給他一個安全空間,依照內心的心意去做純粹開心的事,無論再忙都要撥出空閒。
簡單肯定語
相信我們如何面對內在小孩,如同有一天我們能以同樣的方式面對未來的孩子,儘管每個人的父母用不同的方式對待與教導自已,然而我們仍有選擇去重新帶領內在小孩,你可以常常對他/她說:
- 我的人生由自己做主,我能為自己全然負責
- 面對不公平或困境時,我可以能為自己出聲反抗
- 無論如何,我都是有選擇的,我無條件的相信自己
若是自己與內在小孩連結力變好,我們就能覺察到內心正在經歷不同的感受,並且更輕易的接受,不會被內在的負面或失控的情緒有太多的影響,反而更知道如何與自己內在溝通對話。內在小孩一旦被療癒了,從過去的容易緊張、感到孤單、沒有安全感,會進而變成更加的輕鬆自在、開心大笑。
Reference:
心理學家榮格Wiki
內在小孩Wiki
